加入购物车

义务教育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2016年版)

丛书主编:姚俊    刘天成            丛书名:义务教育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2016年版)           页数:35          出版社: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ISBN:9787565222337               出版时间:2017-1                       
图书简介: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是对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做出的相关界定。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课程目标。这部分直接列出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制定评价内容和标准的依据。第二部分:评价内容和标准。这部分由“课程内容”“内容标准”“表现水平标准”组成。
现价:
¥ 10.00
原价: ¥10.00
数量:
  • 《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编写工作历时近两年,致力于运用科学、客观 、公正的课程评价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得以实现健康发展,引导教师建立新的课程评价观。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收集了大量学生学习过程和成长历程中的完整信息,客观评价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能力素养以及知识认知的状况,为教师更好地总结、反思及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提供评价性工具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突出要求,充分体现教育部2002 年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同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还充分符合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评价问题所做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以此实现学科课程评价方式侧重学生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及建构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由知识性评价转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让学科课程评价不仅仅关注教学的结果,更关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基于这样的编写指导思想《学业质量评价标谁》立足于解决原有的课程评价市在在的问题,例如过分理调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侧重于学科道德知识的学习和考察,忽视了对学科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量,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和手段应用得比较少,主要集中于进行以考(纸笔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为了引导学科教师建立新的课程评价观,纠正以往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在《学业质量环价标准》编写的过程中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素。

    第一,细化课程内容评价标准,建构内容标准和表现水平标准,为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的多元化评价而建立评价标准“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逐条对应“课程内容”列出内容标淮。内容标准按“动词十名词”的方式进行表述。名词部分表述的是具体的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内容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对“课程内容”中的知识进行全覆盖。动词部分界定的是达标程度,在认知领域必须采用《布卢  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001年修订版)》所给出的六大类19个小类动词对认知过程进行表述。“表现水平标淮”要对应相关“内容标准”列出衡量学生学业质量不同层次的表现水平标准。表现水平标准丰要是对“可以学到什么程度”的描述和界定。规定划分三个层次:水平 A(优秀),水平 B(良好)、水平C(及格)。

    第二,评价方式多样化。《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1导课程评价方式向多元化发展,包括观察法 、描述性评价、项目评价、谈话法、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引导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在此基础上,对过程性评价中运用观察、描述性评语以及谈话的方法进行了探素和活动设计:对项目评价进行了深人研究,与课程标准对应的每一部分都设计了项目评价活动及与其相关联的评价量表;在终结性评价部分,首先设计了“双向细目表”,依据“双向细目表”设计丁终结性评价的评价题目,力求针对学生生活和成长中的问题进行题目设计,在终结性评价中也力求引导课堂由知识教学向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转变。

    第三,建构立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转变课程评价观。课程评价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各有所长,都有适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各种不同的方法互相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编写《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初衷还在于引导教师将各种课程评价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过程中,给予每一种方法不同的权重,,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使课程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围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努力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信,体会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