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购物车

学习诊断研究(缺货)

学习诊断研究的直接目的有三:
一、帮助教师建立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
二、帮助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时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三、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基于数据改善教学的机制。
本书可以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学习诊断”研究的脉络,本书对教学、学习和评价等方面作了简述。
现价:
¥ 45.00
原价: ¥45.00
数量:
  • 节选:

    对课堂教学效率的追求是教师的一个永恒追求。迄今为止,赋予课堂教学美称的例子举不胜举。据我们研究,仅就“有效教学”一词,国内的定义就有14种之多,但仔细推敲下来,则大多问题不少,兹不详述。实际上,如果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致的分类,无非二类:一类是经验教学;一类是有效教学。经验教学是以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和哲学思辨为主要依据来指导教学的,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强调教学有规律。但教学在本质上又是艺术,几乎是不可复制的,所以要靠长期的探索总结,这固然是不错的,但人们似乎不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和认定,总要探讨“更高效率”的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固然对,但有没有一个“优法”呢?难道一个新教师开始工作时,就不能有一个“优法”引领他迅速成熟吗?这个“优法”就是“有效

    教学”。本质上,有效教学是指追求更高效率的教学。这种教学并不是排斥经验教学,它吸纳经验教学的精华,但更主张以心理学和实证研究的成果作为教学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成为它的生理学基础了。通常,有效教学倡导有效目标、有效活动、有效评价的三位一体。其有效目标,指的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必须是动词十名词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目标时,要老虑的是学生在走出课堂时他获得了什么教师希望他获得的就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所以一般来讲,目标的表述是:(学生能理解楞次定律”、而不是“使学生……让学生…”这样的表述。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就应设计合目标的教学活动-换言之教学活动必须是“合目标性””的有了合目标件的活动还要有对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这就要安排测试题目以检验目标能否达成。

    实践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们对有效教学有一个十分精辟的归纳:目标就是让学生到那里:活动就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到那里;评价就是看学生到没到那里。

    这样的归纳真是精辟之极!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要设计目标就得有依据、根据什么设计呢?

    教师手里有一个课程标准,这无疑是最重要的依据。在教学中,没有它不行但有它还不够,还要研究学生的实际,还要参照发达国家实施的有效教学做法。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形态上看,最能迅速被教师理解使用的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换言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有一个知识与认知能力的双向细目表的分析框架作为最佳参照。在这个框架中,教师们设计目标、活动、评价才有了一个全面设计和研究教学的“平台”。

    怎样让教师更便捷地使用这样的平台呢?怎样让教师一体化地处理目标和检测目标是否达成呢?怎样通过检测的结果和数据更有效地帮助教师建立有效课堂呢?

    这样的思考就构成了“学习诊断”最初的研究和追求。

    二、帮助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时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在班级授课情况下,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这是“学习诊断”研究的另一个思考。

    众所周知,在统一教学进度的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一个世界难题。世界上有许多教育家都在思考、探索、研究这个问题。这其中,加拿大迈克尔·富兰(MichaelFullan)的研究和思辨最为精到。他在《突破》一书中给出答案:“实现如此变革的关键在于在教学中明智的使用数据来驱动教学。"那么怎样才能运用数据驱动教学呢?

    迈克尔·富兰认为应建立一个教学系统,这个系统应包含以下四个项目:

    1、一套有力的评估工具。这套工具与每堂课的学习目地相配套,它使教师每日获得有关每个学生进步的、准确的和综合的信息,这套工具的管理使用不会过度干扰正常的课堂秩序

    2.一个不用太多时间而又能捕捉到过程评估数据的方法。自动分析数据,并把数据转换成可有效推动教学的信息,使教师能很快做出教学方案,而无须等到将来。

    3.一种使用每个学生的评估信息来设计并实施个人化教学的措施;为教学而评估成为提高教学精确性的策略。

    4.一套嵌入的手段来监测和管理学习,测试那些能系统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使之更加精确地应对教室中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系统就能实现数据驱动教学,就能在个人化教学和教学的精确化方面取得进展。

    我极其推崇《突破》这本书,曾买了许多本送给校长们看,其中大连八中的丁延才校长阅读最有深度,他在反复读过之后说,这本书写得真好!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呢?

    如何实现?这成为整天萦绕在我脑海里的最大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可以宣布,我们已经建成这个系统。我们将之命名为“学习诊断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也完全能够为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了。

    三、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基于数据改善教学的机制

    2011,世界新媒体联盟发布了一份年度报告:《地平线报告2011》报告指出:在未来五年里,将有六大技术改变教育。这六大技术分别是:电子书、移动终端、增强现实技术、基于手势的计算、基于游戏的学习和学习分析。在此之前,我们曾系统地研究了《美国2010教育技术计划》报告,解了美国基于技术变革教育的坚强决心、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已经深感到技术变革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但在阅读《地平线报告2011)时,按捺不住实践的冲动,觉得应该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应用方面作一探索。

    一直以来,在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硬件与软件之间存着极大的不平衡。准确一点讲,中小学信息化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学校上了很多硬件,诸如电脑、电子白板、投影、电视……但教师的工作方式依然如故真正走进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为教学及评价服务的软件和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少之又少。这就使得教师工作与信息技术之间出现“二层皮”现象:一方面使用电脑;另一面依然故我地批改作业、统计分数……我到学校作教师一次测试之后的批改数据统计,发现仔细一点的教师,最低也要用两小时。在数据时代到来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挖掘是改善工作、发现知识与规律的必由之路,但教师如果没有快捷的工具。怎么指望基于数据改善教育呢?这又是我们的一个思考。将技术和算法理论和经验浓缩成教育测试与评价的软件,让这个软件结合相关硬件,为教师创造有价值、省时间、高效率的信息化应用服务产品就成了我们一个新的追求。

    这个追求物化成了今天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的“学习诊断系统”。之所以名之为“学习诊断”,是因为这个系统是通过建立“即时反馈机制”。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来诊断教与学目标达成的程度,并对未达成的原因进行认知过程和知识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并实时进行调整改善,使教与学得到持续的改进。通俗地说,教学诊断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在某一段学习(教学)之后对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在何种程度上达成了学习目标、没达成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进行补救使学生达成全部目标的评价一判断。

    目录:

    1

    绪言 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而及时的评价       1      

    .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2

    二、发展性评价     14

    三、学习诊断         23 

    第一章 什么是学习?  28 

    一、学习的一般理解   29 

    二、传统学习模型.     34

    三、行为主义学习模型 36

    四、学习的认知理论   47

    五、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50

    六、建构主义学习模型 53

    七、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6

    八、学习的关键问题.   59

    第二章 什么是教学?    64        

    一、对教学的理解           65        

    二、教学过程               74        

    三、教学设计          100      

    四、教学实施          115      

    五、教学的困难问题   129        

    第三章 教学目标      132

    一、教学目标的结构   133

    二、教学目标的层次   144

    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153

    四、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75

    第四章 学习诊断的理论思考      189

    一、学习诊断的概念     .190  

    二、学习诊的特点        199

    三、学习诊断的意义      207

    四、学习诊断系统的建构  213

    第五章学习背景分析      229

    一、对学习和教学的期望  230 

    二、调查问卷            239 

    三、案例1:学习背景分析的实际应用   247

    四、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271

    五、案例2:进一步发现问题           276

    第六章 学习诊断的实践探索          283    

    一、学习诊断系统使用说明           284    

    二、案例1:高中数学单元测试         312

    三、案例2:高中语文期末测试        343

    四、反馈和体会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