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评价小科普:为什么要用增值评价 ——公平的评价
为什么要用增值评价
——公平的评价
增值评价被公认是对学校效能的一个公平的测量。今天我结合很多家长对“学区房”的选择给大家说一说。近期,很多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学区房的问题。学区房的存在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结果。要从根本上化解“学区房”的焦虑,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也就是国家现在努力实现的教育的“优质均衡”。什么是优质均衡呢?就是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都很好,学校之间的差异非常小,那无论我们住在哪里,家门口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这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目标。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学校达没达到 “优质均衡”了呢?现阶段,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到底哪些学校办得好?哪些学校办的不好呢?
目前被家长最认同的第一种评价学校办的好不好的指标是这所学校考入名校和重点学校的人数。举例来说,假如有A、B两所初中,如果初中A今年考入本市最好高中的学生有80人,初中B考入本市最好高中的学生有10人,那么如果有学区房可以择校的话,初中A的学区房价格恐怕大概率要高于初中B。也就是很多家长以这个指标来判断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低,这么判断公平吗?很可能不公平!因为初中A考入好学校人数多的原因很可能是它的生源质量好,入学时有潜力考入最好高中的学生本来有100人,但是最后只考上了80人。而初中B很可能生源水平比初中A差很多,入学时有潜力考上最好高中的学生本来只有5人,但是最后考上了10人。这么看,初中A的教育质量很可能不如初中B。因此,只看最后有多少学生考入名校、重点校的评价方式不公平。这种评价导向导致的是生源争夺战,现实中这种情况大家也经常看到,很多学校为了吸引好学生就读,用尽各种方法;还会导致学校教学中更关注有希望考上重点学校的少数学生,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
目前常见的评价指标还有升学率、平均分、排名等。其实和第一种指标很类似,都是只关注了结果,没有关注发展过程;只关注部分学生,没有关注每一个学生。
增值评价回答了每一个学生在原有起点上进步了多少。以学生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学校的指标,可以公平的评价学校效能。这种评价导向带来的是学校把精力放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抢夺更优质的生源上。在解决学区房问题的政策中,我们看到有教师流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方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推进教育公平。而增值评价从量化学校教育质量的角度,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强有力的评价工具。
想了解更多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