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初探 ——学习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孙宏安

摘要:分析了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特点和分布概况;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外延描述,对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整合。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2018年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行1,按照同时颁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高中设置的国家课程有13个(或15个,按设置技术(或分设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科)和艺术(或分设音乐和美术两科)来决定)学科,按15个学科有14个学科颁行了学科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现在尚没有公布课程标准),本文以下用《课标》简记所有各学科课程标准,单独说一科时就指明学科。所有的课程标准都提出本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了《意见》。我们探讨这一设置下的各学科核心素养。

1.学科核心素养概况

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以第二章(标记“二”)专门阐述“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1.1.表述特点

有这样两个表述特点。

1.1.1.指明主题词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是以学科名称划分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不是学科名称划分的“核心素养”,比如地理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等。意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性质——这个名称的“学科”释义采用的义项为“学校教学的科目”3——因此“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名称的主题词是“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是“核心素养”。这一教学性质表明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习者的要求,是要在学科学习中发展的。

1.1.2.表明意向

指出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课程中的意义或者地位。数学课程标准在“学科核心素养”中说“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而在“课程目标”中说“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对此加以肯定。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表明,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就要“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且“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这两科是有代表意义的,所有的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这一章的陈述都表明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意向:作为本学科课程的课程目标的核心。除了数学英语课程标准非常明确的在“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中表明之外,其他学科也采用自己的方式表明了这一点。例如物理、地理、历史、化学、音乐、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采用了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对应,每一个课程目标直接对应一个本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用12项课程目标涵盖了4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他几个学科课程标准则在“课程目标”中用一段话包含了所有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名称。在所有的《课标》中,都以附录的形式给出了各该“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学科测试的目标。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学科核心素养确实是学科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或者就是主要的学科课程目标。

1.2.分布概貌

14门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共有60项,其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60项)

   依据课程方案,外语包括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学校可以选择一门开设,当然开设较多的是英语。这60项核心素养作为各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以分解的形式表述的,不过人的素养在学生个人的身上,应该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相互关联有些甚至是一致的,例如生物学的“科学探究”和物理的“科学探究”在思路步骤方式上基本就是一回事儿,只是探究的内容涉及到不同的学科而已;地理的证据推理、生物学的理性思维、数学的逻辑推理、物理的科学思维、外语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的思维发展对同一个学习者来说也完全是相通的;美术的文化理解、音乐的文化理解,英语的文化意识,语文的文化传承和理解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具有统一性的素养。那么怎样进行整合呢?就是要构成为《意见》说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2.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

由于各学科核心素养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应该是以整合的形式在每位学生身上发展的,这种整合正如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一样,是以“自组织”的形式几乎自发的在学生身上完成的。如果学校和教师对这种整合或者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有更多的研究,真正构成为体系,就能有组织地促进学生素养整合的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学校主管教学的人员和教研机构的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应该特别关注于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以便指导引领整个教学为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互动发展互相促进创造条件,各学科的教研人员和教师也应该关注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关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科核心素养有交叉有互相促进可能的边界,从而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各学科核心素养整合,构成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做更多更好的工作。引领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1.整合依据辨析

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的依据是《意见》和《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论述。

《意见》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的是核心素养的外延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怎么理解这一表述的不完全一致?

关键在于对“品格”概念的认识。

按照词典,品格指的是“品行,品性”。

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行为——“受思想(内部活动)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这个共同准则就是人们的价值观。

品性——“品质性格”。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性格——“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态度——“对事物的看法和要采取的行动”,因此态度是对事物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综合。情感则依赖于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依据是价值观。

综上所述,有关道德的行为实际是道德思想支配的行为,道德思想离不开人们的道德认识(例如,关于行为准则和规范的认识,本质上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因此品行是思想认识支配的行为,当然这些行为(品行)就表现着支配它们的思想认识等内部活动。所以,品格指的是态度和行为,特别是指这些态度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包括价值观)等内部活动的特征。

由此分析不难看出在整体论述核心素养时,必备品格中的价值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分学科编订学科核心素养时需要对必备品格进一步具体化,考虑不同的学科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编订学科课程标准需要表述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时就把必备品格具体化为(学科相关的)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科的)必备品格了。

(学科的)必备品格主要指:思想认识(思维品质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审美意识、科学态度、自我修养、家国情怀等。

从这个角度看,《意见》与《课标》中对学科核心素养外延表述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样的,后者把必备品格按照学科的特点做了适当的具体化工作。

2.2.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

按照学科核心素养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外延分析对所有60项学科核心素养作整合,首先就是按照这三个方面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类。本文就做这一分类工作,列表表述分类的结果,为了便于不同学科的教师阅读,表中同时列出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对本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作的定义。

2.2.1.正确的价值观

对各种客体的价值评价的标准,即对各个方面的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各学科所涉及到的客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各学科核心素养直接涉及到的价值观如下(表中不难看出正确的价值观确实具有学科相关性,可见前面说的对“必备品格”具体化的意义):

表2  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栏学科核心素养名称最后的小字是该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标志。

2.2.2.必备品格

按前述,(学科的)必备品格包含着思想认识(思维品质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审美意识、科学态度、自我修养、家国情怀等内容,我们分别来考察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

2.2.2.1. 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这方面属于必备品格中思想认识(思维品质思维方式)的特点,不过其中的思维能力还属于关键能力,思维能力是一般性(即各个学科普遍采用的)的关键能力。

表3  思想认识和思维能力

这些学科核心素养如果表述如下可能就更易于理解和运用:

具有科学思维、理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具有科学探究、特别是其中的证据推理、计算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思想和能力,能不断提高思维品质,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工程思维、综合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2.2.2.2.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表4  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

2.2.2.3.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

表5 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

2.2.2.4.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表6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2.3.各学科特有的关键能力(学科能力)

表3列出了表征若干一般性关键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这里列出各学科特有的关键能力。

表7 各学科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同时还有历史美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英语语文等13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此外有另一种选择的技术(代替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艺术(代替音乐和美术)两科课程标准。还有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的课程标准。2020年教育部颁行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本文只探讨前一种14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3] “学科”的这个义项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文中以下说“词典”除非特别指明都指此书 

首页    学习空间    大咖视角    学科核心素养初探 ——学习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